數控車床的刀具選擇與切削參數匹配。隨著現代制造業的快速發展,數控車床因其高精度、高效率和高自動化程度,已成為機械加工
領域的重要設備。在數控車床加工過程中,刀具的選擇與切削參數的匹配直接關系到加工質量、生產效率和刀具壽命。本文將詳細探
討數控車床的刀具選擇原則以及切削參數的匹配策略。
一、數控車床刀具的選擇
1. 刀具類型及特點
數控車床常用的刀具包括外圓車刀、內孔車刀、切斷(槽)車刀、螺紋車刀等。其中,外圓車刀最為常用,適用于車削外圓表面,包
括普通外圓車刀、細長軸外圓車刀、扁平外圓車刀等。每種刀具根據其設計特點和用途,在切削性能、剛性和使用壽命上有所不同。
普通外圓車刀:適用于各種金屬材料的加工,如鋼材、鋁合金、不銹鋼等。其切削速度、進給速度和切削深度根據具體材料有所不同
。
細長軸外圓車刀:專為加工細長軸類零件設計,具有良好的剛性和切削性能,適用于高精度要求的細長軸加工。
扁平外圓車刀:用于加工扁平外圓表面,適用于各種金屬材料的扁平部分加工。
2. 刀具選擇原則
刀具的選擇需綜合考慮多個因素,包括工件材料、加工類型、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要求等。具體步驟如下:
確定工件材料和加工類型:首先明確工件的材料(如鋼材、鋁合金、不銹鋼等)和加工類型(外圓、孔或螺紋)。
選擇刀具類型:根據加工類型和材料特性選擇合適的刀具類型。例如,加工外圓表面時,通常選擇外圓車刀;加工螺紋時,則選擇螺
紋車刀。
確定刀片牌號和幾何槽形:根據粗、精加工要求和加工條件,從刀具樣本中查表確定刀片的牌號和幾何槽形。刀片材料常見的有高速
鋼、硬質合金、涂層硬質合金等,其中硬質合金和涂層硬質合金應用最為廣泛。
3. 刀具安裝方式
數控車床的刀具安裝需確保穩固可靠,以便在高速切削過程中保持刀具的穩定性和精度。常用的刀具安裝方式有焊接式和機械夾固式
。
焊接式車刀:將硬質合金刀片焊接在刀體上,結構簡單,剛性較好,但受焊接工藝影響,刀具使用壽命較短,且刀桿不能重復使用,
造成材料浪費。
機械夾固式可轉位車刀:刀片每邊都有切削刃,磨損后可轉位繼續使用,減少了換刀時間和對刀時間,便于實現機械加工的標準化和
系列化。數控車削加工時應盡量采用此類刀具。
二、切削參數的匹配
切削參數包括切削速度、進給速度和切削深度,其合理匹配對于提高加工效率、保證加工質量和延長刀具壽命至關重要。
1. 切削速度(v)
切削速度是指刀片每分鐘在工件已加工面移動的長度,單位為m/min。切削速度的選擇需考慮刀具耐用度、加工材料、加工精度和表
面粗糙度等因素。
刀具耐用度:切削速度的提高可縮短加工時間,提高加工效率,但過高的切削速度會導致切削溫度升高,刀具耐用度急劇下降。因此
,切削速度的選擇需根據刀具樣本中規定的線速度進行初步確定,并結合實踐經驗進行調整。
加工材料:不同材料的切削速度有所不同。例如,鋁合金的切削速度遠高于鋼材,而鈦合金的切削速度則較低。
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:切削速度的提高有助于改善表面粗糙度,但過高的切削速度可能導致加工精度下降。因此,在精加工時,需
選擇適中偏小的切削速度以保證加工質量。
2. 進給速度(f)
進給速度是指工件每轉一轉,車刀在切削方向上移動的距離,單位為mm/r或mm/min。進給速度的選擇需與切削速度和切削深度相匹配
,并考慮加工精度、表面粗糙度和刀具耐用度等因素。
粗加工:在粗加工過程中,應優先選擇較大的進給速度以提高生產效率。進給速度的選擇需確保刀具和機床的強度和剛度,避免過大
進給速度導致刀具損壞或機床振動。
精加工:精加工時,對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的要求較高,因此應選用適中偏小的進給速度。進給速度的選擇需根據加工表面粗糙度
要求進行調整,確保加工質量。
3. 切削深度(ap)
切削深度是指待加工工件表面至已加工工件表面的距離,單位為mm。切削深度的選擇需考慮機床動力、工藝系統剛性、刀具耐用度和
加工余量等因素。
粗加工:在粗加工過程中,應盡可能選擇較大的切削深度以減少走刀次數,提高生產效率。切削深度的選擇需確保機床動力和工藝系
統剛性足夠,避免過大切削深度導致刀具損壞或機床振動。
精加工:精加工時,切削深度相對較小且均勻,以確保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。切削深度的選擇需根據預留精車余量進行調整,通常
取值為0.1~0.5mm。
4. 切削參數的匹配策略
在數控車床加工過程中,切削參數的匹配策略應遵循以下原則:
優先選取較大的切削深度:在機床動力和工藝系統剛性允許的情況下,盡可能選擇較大的切削深度以減少走刀次數。
根據加工要求選擇進給速度:粗加工時選擇較大的進給速度以提高生產效率;精加工時選擇適中偏小的進給速度以保證加工質量。
合理確定切削速度:切削速度的選擇需綜合考慮刀具耐用度、加工材料、加工精度和表面粗糙度等因素,確保在保證加工質量的前提
下提高生產效率。